随彬伊奴、帝牌喜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我市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4枚,泉州地区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增加了3枚,占到福建省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一半。这些数据不仅说明我市各企业对品牌战略的重视,同时也说明,我市企业的综合实力强大。
但是,另外一组数据却又令我们不得不担心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得不令我市的企业引以为重视……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约15%%的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类似的国外抢注案件每年超过100起!而仅去年泉州地区被抢注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就达17件!我省唯一一家工商执照注册地点设在石狮的省级商标注册机构———福建省中商商标事务所的所长刘宏对记者坦言,这些事件足以说明闽南地区乃至我国的企业对商标保护缺乏战略眼光。去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注册的商标不过数百个,而外国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却超过一万个,这个数字就足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企业具有了品牌意识,却不具备品牌保护意识,这无疑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会有失去市场的危险。一旦企业的商标被人抢注成功,那么,被抢注商标的企业无论是放弃商标另创品牌,或是高价回购,抑或是通过法律途径撤消被抢注的商标,都将增加企业沉痛的成本代价,延缓或扼杀其产品占据市场的进程,降低市场份额。而抢注商标的企业则有效地排斥和消弱了对手。“海信”商标被抢注事件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刘所长告诉记者,目前商标抢注之风大有愈刮愈烈之势,国内很多企业的商标被人抢注成其他类,如服装和鞋子的商标被人恶意抢注成马桶等卫浴用品的商标,食品的商标被抢注成润滑油和卫生用品的商标。另外,以前抢注商标的多为个人,如今连一些本身都是知名品牌的企业都加入了商标抢注的行列,如西门子抢注“海信”、“萤火虫”等商标就是例证。
商标抢注的目的大致有二:第一,阻碍被抢注商标的企业的产品进入某个市场。根据商标保护地域性规定,商标一旦抢注成功,被抢注商标的企业就不得在该国或该区域内使用此商标,若违反则构成侵权。第二,单纯牟利。通过商标抢注,一些个人和公司通过索要巨额商标转让费,或进行商标倒卖,或以“侵权”之名起诉以获得赔偿。但是无论哪一种目的,对被抢注商标的企业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和负担。所以说,无论商标抢注的目的是哪一种,都足以引起任何企业对商标保护的重视。
我市目前许多企业一味地去追求名牌,勇创名牌,这是好事,但创品牌的同时更要加强商标保护意识,不要被商标抢注绊倒,要谨防商标恶意抢注坏事。商标是企业产品的护身符,防止商标被抢注的关键是要有强烈的商标意识及商标注册的超前意识。“商标恶意抢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而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已经到了足以令每个企业都需提高警惕的地步了。
本站免责声明:
- 凡本站注明“来源:某某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其单位所有。
-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